『公司深度』超凡股份—国内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领航者!
来源: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 作者:诸海滨 | 发布时间: 2017-07-05 | 2447 次浏览 | 分享到:


超凡股份
(833183.OC)

国内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领航者


脚踏实地:深耕知识产权行业,业绩增速显著

超凡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具有国内外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资格的一站式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07年布局全国市场,2011年拓展专利业务,2013年搭建互联网系统正式向互联网转型,2015年挂牌新三板,2017年6月进入创新层。根据超凡股份官网显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公司累计业务量32万件,涵盖8大类品种,拥有1500余名员工,与全球多个国家200多个机构进行合作(阿里巴巴、福特、BBC、谷歌、三星、五粮液等世界500强),2016年市场人员人均服务费达到48万元/年(人效逐年提升)。公司业绩增速显著,近三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57%/100%,2017Q1公司实现营收1.04亿(+73.07%);归母净利润952.01万元(+184.70%)

战略得到:借知识产权行业东风,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稳步推进

在政策端,行业政策红利+法律制度规范,2016年知识产权规划第一次进入到国家的重点专项规划,知识产权服务迎来新的政策催化,为其快速发展打好地基;在供给端,科技创新热潮,创知识产权数量新高,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统计,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为347万件(+24%),商标申请量达369万件(+28%),作品登记和软件著作权登记共计214万件(+31%);在需求端:内容为王+IP迸发+VR流行,知识产权需求旺盛。在对标国来看,欧美国家率先引领产业发展,重视知识产权,施乐公司和高智发明树立标杆。在产业链来看,知识产权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王道。(具体知识产权行业报告请参见我们知识产权专题深度报告) 

超越不凡:“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开创“全产业链、全方位”知识产权商业模式

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超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并开创“全产业链、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公司顺应“互联网+”潮流,开知识产权系统及互联网矩阵先河。(1)两大后台业务管理系统:后台业务开发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2)三大平台产品:a. 超凡网累计提供约261万项知识产权在线服务。b. 一只蝉平台上线以来,现已拥有超过13万件有效标源,超过3万件在售专利(来源于公司路演材料)。c. 知识产权课堂已累计举行1000多场线上+线下活动,拥有1万多名培训学员,100多家服务定制化培训企业;(3)两大检索工具:a. 万象云覆盖全球10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拥有1亿余份海量专利文献,5800万专利家族数量,8300万专利数量,用户平均增长率370%,2017Q1已增长1400%;b.飙局现已达到2000多万条商标数据,日均PV超过21000次(来源于公司路演材料)。 


开创未来:专注前行,争取成为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领航者


2016年,公司从人员梯队建设、客户拓展情况、业务覆盖度、互联网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在人员建设方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进了一大步引进了多位领军人才增加了近600人;(2)客户情况,新增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客户如华为、施乐、惠而浦、台达电子、三一、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等;(3)业务覆盖度,业务模块补齐涉外专利、法律诉讼、数据、检索、分析、咨询等;(4)互联网系统建设,系统及互联网建设前进了一大步,部分产品不但可用并且很好用具有快速发展的潜力。公司经过多年在知识产权行业的深耕,已经成为了中国领先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服务机构,其长期规划也是深度产业链+平台(生态圈)+商业化(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从确权向前延伸,深入到技术研发;向后延伸,深入到技术市场,打造新型知识产权及技术数据平台专利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传播。 

风险提示:知识产权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核心团队人员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 
踏实地:完成32万件业务+涵盖8大类品种+拥有1500余名员工+ 200多个合作机构

超凡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国内外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资格的一站式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07年布局全国市场,2011年公司拓展专利业务,2013年搭建互联网系统正式向互联网转型,2015年公司挂牌新三板,同年超凡网正式上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之一,在众多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中处于行业的最前沿。截止到2016年年底,公司累计业务量32万件,涵盖8大类品种,拥有1500余名员工,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与全球200多个机构进行合作。



2016年,公司大跨步发展,分别在上海、青岛、佛山、济南、郑州、沈阳设立子公司,至此公司已在全国18个大中型城市设立服务机构,标志着公司服务全国市场的能力持续增强。


 

1.1.保驾护航:800余位国内外知识产资深专家,为企业腾飞打下坚实根


根据超凡股份官网显示,超凡拥有800余名专利代理人、专利工程师、咨询师、律师、商标代理人等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明星专家平均19年知识产权执业经验,其中持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律师执业证等执证人士192名,专利代理人/工程师448名,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原副司长、最高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亚洲知识产权专家、北京十佳专利代理人、谷歌/西门子等全球500强企业指定专利代理人等权威专家。在超凡的专家服务团队中有多人次连续多年当选亚洲知识产权专家和英国《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杂志全球300名知识产权战略家,此外,超凡的专家成员在国内外权威知识产权刊物中发表上百篇专业文章,主编和参与编纂了《世界各国商标保护制度及申请实务2015》、《超凡知识产权文集》和《专利挖掘》等书籍,我们认为这些专家学者的加入,会为公司的业务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了比较好的竞争壁垒。


2016年,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花足精力,引进了多位领军人才,增加近600人,其中专利代理人及工程师新增200多人(累计400余人),预计成为全国拥有专利代理人最大规模的企业(来源于公司2016年年报),为知识产权大行业春天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人才准备。


1.2.
砺前行:2016年完成13余万件业务,累计完成32万件


2016年,公司共完成136347件业务量,同比增长50.4%,涉外业务12346件,专利业务34240件,商标业务96970件,法律案件业务10394件,版权及域名业务5134件。其中2016年专利新申请量27359件(+104%),商标新申请量63044件(+33%),可以说,2016年是近三年来超凡取得最大进步的一年,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1.3.勇攀高峰:脚踏实地深耕业务,荣誉认证不断加奖


超凡深耕知识产权行业15载,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深耕3大领域,包括电气(通信)、机械和化学领域。


电学领域:
超凡电学团队汇集若干具有数十年行业经验的资深代理人,业务涵盖互联网领域、通信技术领域、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到物联网领域等。化学领域:超凡在2015年代理了超过4000件的化学类发明专利,共有化学专利代理人几十人人,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化学行业各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包括处于技术创新前沿的生物医药企业,注重知识产权战略布局的化工冶金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能源环保企业以及加速技术产业升级的食品农业企业。


近几年,公司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奖励,2014年公司获得中国杰出知识产权诉讼团队,2015年公司获得中国杰出知识产权服务团队,2013-2016年度WTR世界千佳事务所等,这些荣誉认证是对公司过往工作的肯定,也代表这行业的权威地位。此外,在个人荣誉方面,2016年11月《亚洲知识产权》(AsiaIP)杂志公布了“2016年亚洲知识产权专家榜”,公司李丙林先生、金相允先生、杨勇先生、霍廷喜先生榜上有名。

1.4.优质客户:央企和外企500强客户资源,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超凡与全球200多个服务机构合作,累计为近10万家客户提供服务,拥有央企和外企500强客户资源,是阿里巴巴、福特、BBC、谷歌、三星、五粮液等企业指定代理机构。2016年,公司新增一大批全国、全球知名大客户,如华为、施乐、惠而浦、台达电子、三一、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等,优质的客户资源奠定了公司行业龙头的地位。

1.5.业绩喜人:公司业绩增速显著,近三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57%/100%


公司的业务类型以商标及专利代理、咨询、交易、管理、商业化运营等为主,有少量版权、域名等其他知识产权类业务。公司主要业务形式以代理(确权)、咨询为主。2011年公司开始拓展专利业务,2014年之前,主要还是以商标业务为主,2014年商标业务代理费占比96%,专利业务代理费占比4%,但是,2016年专利业务占比达到35%,公司业务正在快速转向专利,预计2017年商标和专利业务的占比达到1:1。反观看人均服务费,按公司市场人员全年加权平均数,2016年公司市场人员人均服务费48.0万元/年,较2015年增长23%。


2016年,公司业务量突飞猛进,全年完成13余万件业务,占历年累计业务量的40.63%。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33450万元,增长率58%;服务费24009万元,增长率7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2719万元,增长率32%(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684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3300万元,增长率60%)。近3年,营收平均增长率57%,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104%。2017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0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2.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70%。


员工股权激励,促业务大发展:2016年5月16日,公司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议案》。公司在持股平台预留200万股股份,用于在未来激励管理人员、骨干员工及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公司已有144名员工签订股权激励相关协议,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进步、共同持续发展。

2 战略得到:借知识产权行业东风,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稳步推进


2.1.政策端
行业政策红利+法律制度规范,为知识产权快速发展打好地基


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作为未来发展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自此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专利、商标代理类机构在政策催化下快速发展,增速扩大。2008年也作为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新开端。从历史情况可以看出政策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发展起着比较重要的催化作用。


而最近两年,相关政策持续落地,出台的多项政策对知识产权行业领域增大支持力度并鼓励大力发展。2016年,分工方案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的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加强政策保障等6方面重点任务,细化为28个方面共计106项具体工作措施,并为每一项工作措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显示,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PCT专利申请量达到6万件,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800亿元。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知识产权快速发展倒逼着配套服务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持续激化使得知识产权服务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受到国家众多政策的影响,知识产权服务的发展迎来春天。


以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发展情况为例,1985年《专利法》施行以来,中国的专利年度申请量由最初的1.4万件不断攀升,至2016年达到约340万件。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订,当年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34.16%,创下五年来的新高。


2000年,《专利法》第二次修订,这是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当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27.15%,是自第一次修订案颁布之后的新高。


2003年,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升至12位数,已经使用了18年的8位数专利申请号成为历史。专利申请号的升位,预示着我国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的产出将达到新的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将进入新的水平。2004年,中国“电子专利申请系统”正式开通,2005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十年以来的最高点34.61%。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2015年,《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发布,2016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23.99%。

2.1. 供给端:科技创新热潮,创知识产权数量新高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各项指标量质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主体地位持续稳固。1985年《专利法》施行以来,中国的专利年度申请量由最初的1.4万件不断攀升,至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为347万件,同比增长24%,过去五年平均年增长率约14%。


2015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88万件,同比增长2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6万件,同比增长31%;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1万件,同比增长1.3%。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4.50万件,同比增长47.3%。其中,4.22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48.5%;0.28万件来自国外,同比增长31.2%。2016年,PCT国际申请超过100件的省(区、市)达到19个,较2015年增加3个。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各项指标量质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主体地位持续稳固。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10.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北京(76.8件)、上海(35.2件)、江苏(18.4件)、浙江(16.5件)、广东(15.5件)、天津(14.7件)、陕西(7.3件)、辽宁(6.4件)、安徽(6.4件)、山东(6.3件)。

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商标累计申请量2293.1万件,累计注册量151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1293.7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69.1万件,同比增长28.35%,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整个“十二五”期间,商标申请量平均每年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16年底,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1237.6万件。我国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3014件,同比增长29.8%。2016年,我国商标申请量达369万件,同比增长28%,过去五年平均年增长率约25%。2015年,商标局受理商标异议申请59122件,同比增长36.23%;受理商标续展注册申请129876件,同比减少6.65%;受理变更商标注册事项申请211021件,同比增长22.42%;受理商标转让申请142601件,同比增长18.93%;受理商标注销、撤销申请38378件,同比增长26.94%;受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申请17173件,同比减少25.75%。


2015年,广告商业服务成为我国商标申请最为集中的领域。继服装鞋帽、广告及商业服务、科学仪器、食品之后,科技服务、网站服务等较高层次的服务行业也成为我国商标申请中炙手可热的一大类别,这与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紧随其后的是食品和餐饮住宿类,说明餐饮服务类的商标申请依旧是热点领域。

 
2016年,国内注册申请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689434件)、北京市(372387件)、浙江省(327572件)、上海市(257616件)、江苏省(209900件)、山东省(184490件)、福建省(175392件)、河南省(129946件)、四川省(126300件)、河北省(96475件)。其中,广东省的商标申请量拔得头筹,是排名第二的北京市的185%。在全国排名前十省市的商标申请量,达到全国的商标申请总量的72.8%。


我国的版权登记情况,平均以每年31%的增速进行增长。2016年的作品登记和软件著作权登记共计214万件。每年版权登记量最大的集中在摄影、文字、美术、软著等这四类版权上。2015年,摄影、文字、美术等3类版权的合计登记量为127.4万件,占版权登记总量的79%;软件著作权的登记量为29.23万件,占版权登记总量的18%。


影视、录像、录音、图形、音乐以及其他版权登记量为4.26万件,占比仅为2.6%。摄影、文字、美术、影视、录像、软著等5类版权的增长率都保持正向增长率。版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摄影版权、文字版权、美术版权、软著版权这五大类版权上。


2.3.需求端:内容为王+IP迸发+VR流行,知识产权需求旺盛


2.3.1.内容为王:专利的重要性凸显

2008-2015年,我国版权合同登记量增长平缓,基本维持在1.5万件-2.5万件,说明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需强化。


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知识产权在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办的2016“十大中国著作权人”奖,成立于2014年的斗鱼是一家弹幕式直播分享网站,以游戏直播为主,目前已涵盖了体育、综艺、娱乐等多种直播内容,在直播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目前已登记20多项软件著作权,提交了700多件专利申请,注册商标近500件。斗鱼能够获得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

专利风险已经成为公司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作为主打科技的共享单车行业,专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顾泰来,以侵害其发明专利权为由起诉永安行。摩拜单车也深陷专利纠纷的漩涡。共享单车专利纠纷却频现,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的问题,势必要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2.3.2.IP迸发:“山寨”产品增多,但知识产权越来越值钱

广义的IP指知识产权,时下热门的IP指的是网络小说或一个形象、一个人物等,用来开发影视剧、游戏、版权商品、主题公园等一系列基于这个IP衍生的产品。在文创领域,优质IP成为竞争焦点,市场价值凸显。


2016年和2015年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中,不乏IP电影,如寻龙诀、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盗墓笔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狼图腾等。与IP价格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质IP的稀缺,由热门IP引发的版权纠纷也持续不断,因此保护好知识产权,打击IP侵权尤为重要。


2017年5月底,聚美优品CEO陈欧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日前以1亿元的价格购得了三项有关共享充电宝的专利所有权,三项专利均在2014年11月20日申请,当时,共享充电宝概念尚未出现。此外,2017年5月31日,世界冠军李娜的知识产权(IP)授权、200部国际影视作品播映权和衍生品开发权、治理雾霾的专利技术等35件知识产权拍卖品首次出现在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产业界重视和知识产权的力度空前。


2.3.3.VR专利:2016崛起!


在科技行业里,知识产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VR/AR产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专利将是VR/AR产业未来竞争中最大的争夺地,知识产权是所有VR创业者需要重视的地方,具备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从专利地域分布来看,美国一家就占了全球VR/AR专利的半壁江山,达52%。紧随其后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占15%,紧随其后的是中国、欧洲、日本,分别占13%、11%、3%。


199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一个有关VR的专利,此后相关专利的数量虽有增加,但增速一直较慢。1996-2013年的18年时间里关于VR技术的专利一共才公布了934项,而2014-2016年短短3年时间,国家专利局公布了2585项专利(占专利总数的73.46%),从2015年开始至今增速迅速提升(2015年的增速为129.18%,2016年的增速为195.25%),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一个产业从初创到成长和成熟阶段发展的信号。


换句话说,国内的科技产品研发领域从1996年开始关注VR技术,2015年是个重要拐点,而2016年可以认为是中国VR产业的元年。

新兴的VR(虚拟现实)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游戏、动漫、演出、影视等领域,开辟了内容创作与传播新模式。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内容软件研发成功后必须申请专利保护,这是VR行业的一条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为避免因竞争对手抄袭或模仿而丧失竞争优势,必须对重要的技术专利加以保护。


2.4.他山之石:欧美国家重视知识产权,高智发明树立标杆


美国、欧盟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科技发达的地区,也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的地区,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

2002年到2007年,日本以政府为主导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制定了一系列从鼓励发明创造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具体法规和政策,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有四大支柱,即创造、保护、运用和人才培养,并采取各种措施落实该战略。


2010-2014年期间,美国和日本的全球授权的专利量稳中有升,而EPC成员国专利量五年间基本持平,侧面反映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增长趋于平缓。

2.5.知识产权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全产业

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王道


知识产权服务主要提供包括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相应服务。


具体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发展方向等请参见我们知识产权专题深度报告:《掌知识产权之利器,创长盛不衰之未来》。

越不凡: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产业链、全方位知识产权商业模式

3.1.专利和商标代理服务商向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


超凡业务覆盖知识产权代理、咨询、信息和商用化等各个领域。包括国内外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确权、维权、咨询等。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超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并以此为基石,开创全产业链、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大数据平台对于数据利用除了提供基本的数据检索服务,超凡还致力于挖掘数据间的价值,发现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并以此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信息。


3.2.互联网+”潮流,开知识产权系统及互联网矩阵先河


3.2.1.台系统:做公司业务发展的坚强后盾


超凡拥有两大后台业务管理系统,(1)后台业务开发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知识产权行业特质,精准匹配客户信息;(2)后台业务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智能高效处理商标/专利业务生产全流程。此外,后台作业系统可以提供准确高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近两年系统报件量提升502%,后台系统顺利支撑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3.2.2.平台产品:公司率先发力,互联网化+平台化成主流趋势

公司共有三大平台产品,其面向广大知识产权行业客户,提供确权、维权、交易、培训等知识产权服务。(1)超凡网累计提供约261万项知识产权在线服务,包括在线完成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业务生产流程和业务及官文信息综合在线管理;(2)一只蝉平台上线以来,现已拥有超过13万件有效标源,超过3万件在售专利(来源于公司路演材料);(3)知识产权课堂已累计举行1000多场线上、线下活动,拥有1万多名培训学员,100多家服务定制化培训企业。

3.2.3.索工具:提供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数据及检索工具

公司共有两种检索工具,包括万象云和飙局,其为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检索及情报服务。

 

1)万象云覆盖全球10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拥有1亿余份海量专利文献,5800万专利家族数量,8300万专利数量,用户平均增长率370%2017Q1已增长1400%;(2)飙局现已达到2000多万条商标数据,日均PV超过21000次。

(2)飙局现已达到2000多万条商标数据,日均PV超过21000次。


开创未来:专注前行,争取成为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领航者


4.1.逐渐开启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


2016年,可以说是公司大跨步发展的元年,从人员梯队建设、客户拓展情况、业务覆盖度、互联网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在人员建设方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进了一大步引进了多位领军人才增加了近600人;(2)客户情况,新增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客户如华为、施乐、惠而浦、台达电子、三一、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等;(3)业务覆盖度,业务模块补齐涉外专利、法律诉讼、数据、检索、分析、咨询等;(4)互联网系统建设,系统及互联网建设前进了一大步,部分产品不但可用并且很好用具有快速发展的潜力。知识产权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通过以上四点也是做足了准备,公司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收入结构、服务种类的多元化等),战略规划从专利/商标代理服务商向知识产权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提供商进军,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整体或局部解决方案。


4.2.以产业链作为杠杆,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公司经过多年在知识产权行业的深耕,已经成为了中国领先的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服务机构,其长期规划也是深度产业链+平台(生态圈)+商业化(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从确权向前延伸,深入到技术研发;向后延伸,深入到技术市场,打造新型知识产权及技术数据平台专利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传播;整合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技术、法律、产业数据;降低技术研发人员使用门槛,平台主要服务于技术研发。建立中国乃至全球技术市场(平台)市场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前提是产权,专利是技术研发成果的产权,专利是技术市场的入口;通过形成技术市场,促使技术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流通,从而促使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进而帮助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此外,公司从产业链、利润、运营和技术四大战略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规划。(1)产业链的角度:未来3年,公司将进一步步深度布局产业链,以产业链作为杠杆来撬动公司快速发展,加大对知识产权运营和交易的投入力度;(2)利润战略:根据草根调研了解,今明两年公司将不会大幅度增加人员,靠人效的提高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年人效做到全员人均50万服务费以上(2016年市场人员人均48万元/人服务费);(3)运营战略:根据公司年报显示,知识产权维权,以及诉讼市场将是确权市场的10倍,而知识产权运营的市场将是确权市场的100倍。公司逐渐启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打造整合产业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4)技术战略:公司将逐渐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包括行业的业务基础管理软件(专利系统、商标系统)、电商系统及用户中心、知识产权交易系统、年费系统、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以及机器翻译、辅助撰写系统、检索系统(语义检索)。

盈利预测和公司估值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